课中实施
[ 2017-6-21 8:30:00 | By: akprince1983 ]
 
课中实施
1.课堂常规不可少。
课堂常规包括服装要求,出勤纪律,集合整队,清点人数,师生问好,宣布课的内容与目标,严密的队列队形操练,规范的队伍调动,动静自如的学习习惯的培养,安全意识提升的强调等。课堂常规是体育教学的基础,是课堂教学有效管理和调控的保证,体现了体育学科的基本特征,也是体育学科区别于其他学科之处。良好的课堂常规既是对学生的一个高要求,也是对教师素养的一个高要求,它需要我们体育教师的不断传承!
2.教学方法要得当。
教学方法的选择与应用要易于目标的达成;易于激发学生的学练兴趣;易于学生动作技能的掌握与学习。坚持对体育知识、运动技术动作、锻炼方法的“三讲”。“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”,在传授学生知识与技能的同时,还得教给学生学习和锻炼的方法。“教学有法,贵在得法”,省时又有效的方法是我们常态体育课的首选。
3.教学手段要多样、实用。
常态体育课,少了些“奢华”,多了些“低调”,尤其在场地、器材的布置与设计上,道具的应用上,情景的导入方面,更多考虑的是经济、实用、简便,做到一物多用。如:篮球场的底线、中线、罚球线等可提高跑步的趣味性;也可增强立定跳远的目标性;还可衡量上下肢力量的大小等。
4.课堂安全要重视。
课堂安全,是体育教学最重要的目标,是顺利完成课堂教学的保证,在每节常态体育课中,我们必须重视,要不厌其烦的进行安全教育,安全提醒,随时做到实例分析,以确保学生进行安全的学习与锻炼。一般应考虑以下几方面的安全:课前器械的安全检查;运动场地的安全检查;留意学生的身体、精神状况;合理的安排运动负荷;关注上下课时间节点等。
5.教学管理要加强。
体育课的一个明显特征是:在相对开放的教学场所里实施教学,所受外界的干扰因素要比其他学科复杂的多,因此,对常态体育课的教学管理要求更高。课堂上,要形成“规矩”,此“规矩”包括课堂常规、学生行为规范、练习组织形式、教学安全、教学评价等。如:课堂的教学组织方面要求,应具有符合常规的并具有教师个性特色的组织指令,一般本人会用握拳高举右手代表以本人为圆心集合的意思,学生只要看到本人的手势,就会第一时间集合过来;又如:学生看到本人做出“暂停”手势时,就会停止讨论,集中注意力静听……只有在这样的教学组织管理形态下,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遵守课堂秩序的习惯,保证常态体育课的顺利开展,有实效。
6.学科特性要凸显。
重视常态体育课教学的运动负荷是体育教学固有的基本要求。一节常态体育课应在教师的指导、帮助下,遵循运动技能形成规律,运动负荷变化与控制规律,体育知识学习和运动认知规律等,以运动技术教学与身体锻炼为载体,合理安排运动负荷,通过大量的各种身体练习,来满足学生身体素质发展的需要。尤其在当前整个基础教育背景下,体育课是主阵地,体育课中主要教材练习时间充足,保证适宜的运动负荷,是完成体育教学任务和落实一小时锻炼时间的客观需要。
7.放松不能流于形式。
“放松是通往冠军之路的捷径。”常态体育课的放松练习,是体育教学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,它可以消除疲劳,调节身心,使学生由紧张运动逐步过渡到相对安静的状态。常用的放松方法有缓慢牵拉,意念放松,听音乐,做游戏等。放松不可轻视!
 
 
发表评论:
 

时 间 记 忆
<<  < 2017 - >  >>
1 2 3
4 5 6 7 8 9 10
11 12 13 14 15 16 17
18 19 20 21 22 23 24
25 26 27 28 29 30
最 新 评 论
最 新 日 志
最 新 留 言
搜 索
用 户 登 录
友 情 连 接


 
天涯博客欢迎您!